Friday, June 24, 2011

律師教我的協商技巧



因為是自由口筆譯者,所以經常要面對協商的情況,有時是和要聘我的學校談、有時是和直接客戶談、有時是和潛在客戶談、和書商談、有時是和翻譯公司談 (這在去年是最大宗)。最近大膽報名商學院校友會的協商工作坊,想從企業的角度了解談判到底要怎麼談,可能是幾年下來有些實做經驗,果真學到許多寶貴知識。

主講的律師非常犀利 ,蹬著恨天高的高跟鞋,開宗明義說:「談判第一要項,就是保持情緒抽離的態度,如果你發現自己會隨著談判內容而出現激動、興奮、憤怒等等情緒,請找個代理人 (像是律師或經紀人) 幫你談判。」除非是在「思考過後」覺得必需展現情緒,否則不宜自己讓情緒好惡左右談判。


口筆譯者很多在談案子的時候,會因內容牽涉個人喜好或顏面等問題,而難以真正啟齒或是侃侃而談地繼續下去,如果能認清這一點,是成功談判的基石。否則若有經紀人來幫忙,是非常有用的。

資訊蒐集也是談判重點,和做會議口譯一樣,準備愈充分等於信心愈大。如果事先知道產業動態 ,包括客戶方 (最近有什麼重大研發成果或是挫敗? 之前和口譯交手的經驗觀感?對口譯服務的期待 ) 以及自己 (最近案子的現金流量? 當地市場價格區間? 有多需要這名客戶? ),也能適時在談判的時候,用來當作「買菜送蔥」或是堅守價錢份際的依據。

時間絕對是談判要項。有時候時間站在買方這一邊,有時是賣方那一邊。舉例來說,最近有一場會議,明明對方事前已經同意我的開價,卻在幾天後的公司合約裡,小小砍了我的價錢,直接載明於合約上。我馬上致電要求更正,對方雖然同意,卻遲遲沒有回音,時間一分一秒的經過,我的心有如刀割,害怕在這暗潮洶湧的市場裡,對方會因此不和我簽約,另找其他人做會,於是牙一咬就簽了,編個理由找個台階讓自己下,成功接到案子。

於是這又牽涉到另一個談判元素:你有多少「走得開」的籌碼?身為花花世界的小小自由譯者,我覺得這是對我們最不利的一點。因為我沒辦法提供量化的服務,基本上有什麼案子我們就接,而從翻譯公司的角度來看,A 做有 75 分和 B 做有 85 分其實差別不大,基本上都有達成客戶需求,而且也都不是 100 分 (應該沒有口譯或筆譯以 100 分做為號召的吧?在意思全對的前提下,也有文風優雅一點和俗套一點的區隔,而這沒有絕對好壞之別),所以可以走得開的籌碼便小,談判也就難以佔上風。

即便如此,談判還是有個協商光譜。你第一句開口要的,基本上必須比你真正要的還高,如果對方答應就是賺到,如果對方討價還價,至少你有退路的餘地。一步步退,在開口談判之前,得想清楚自己的次佳方案與最佳底限為何,以便和對方交手。

討價還價的項目,未必只有價錢本身 (雖然這是大家普遍最關注的議題),其實周邊議題也可以納入考量。換言之,自由譯者可以答應較低的數字,但以較快的付款期、較高的加班計算方式來做為交換的條件,這樣也能顯示你的彈性和誠意,只要記得白紙黑字寫下來就好。

以上是上談判桌之前,自己心裡要先想過,稍微有譜的東西。

真正上了談判桌,也有談判風格之分。談判風格大致有三:一是 positional 立場堅定型、二是 principled 探索原則型、三是混合型。

立場堅定的談判對象,對於自己設定的談判目標絕不動搖,這不是他做人失敗,而是他記律嚴謹,這種人未必是凶神惡煞的大聲公,有時只是靜悄悄地不說一句話,但絕不讓步,零和遊戲是他們的上位目標。另外,探索原則型的談判者尋求雙贏,他們會不斷拋問題給你,希望找出你的價值觀和底線,看能不能尋求雙方都能獲利的解決之道。

用一顆橘子便能解釋兩種風格的差異。

當桌上只有一顆橘子的時候,立場堅定型的人會想盡辦法拿走那顆橘子,用搶用騙用拐用恐嚇皆可,他就是要那顆橘子。探索原則型的人則會問說:你要橘子做什麼?是要做蛋糕還是榨果汁?當他們發現你是要做蛋糕而他們是要做果汁之後,就會提議給你橘皮刨絲灑在蛋糕上頭、他們拿走果肉以便榨汁。

犀利律師提供許多其他的案例分享,總之商場是一個有趣又詭譎的遊戲區,令人稱奇著迷又心生畏懼。

自由譯者是微型經濟體,雖然說工作有一部分是商業運作,但其實對於商業這一塊的知識比起教具規模的公司行號來說,實在少很多。我們以前學的偏向是技術面,希望透過偶爾這類的工作坊,充實商業面的技能。而且說到底,這些協商技巧也未必只能運用於商場之上,有時人與人之間的複雜交往,又何嘗不能試著用這些角度來詮釋呢?

3 comments:

寂寞的星球 said...

我覺得人天天都在跟自己協商耶

Anonymous said...

This is very intersting and informative! Thank you for sharing, Yian! - Cher

Lakeshore said...

you're very welcome, Cher.